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沉下心来钻教改 心无旁骛干业务
12月29日下午14:00,艺术设计学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项目课程教学成果汇报及质量测评第二阶段工作在德艺楼三楼会议室举行,视觉艺术表达基础等课程的21个项目课程参与测评。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谢丽主持汇报及测评工作。
人文艺术基础工作室主任、视觉艺术表达基础项目课程负责人王敏介绍了视觉艺术表达基础课程的授课情况。她谈到,这也是2020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入校后的第一个项目课程,今年的整体课程效果较往年有了明显提升,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和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所付出的大量心血是分不开的。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重视课程中每个环节的衔接,最大限度发挥基础课程对学生专业设计课程的积极影响。
艺设20302班教师成鲲展示汇报了她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通过给学生布置每天拍摄一百余张照片、以快题训练的方法锻炼学生审美能力与手绘表现能力,使之尽快摆脱高考思维影响,初步建立对形式美感、构成感的认知,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艺设20306班负责教师毛安玮通过鼓励学生重视创意形成过程中的灵感积累与逻辑梳理,将艺术家、设计师个案研究的方法引入到教学之中。毛安玮谈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与思维火花,从点到面串联起整个自主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态度,让创意的形成变得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产品设计专业带头人陈川分享了艺设20309班基础课教学的经验做法。他讲到,在大师作品色彩分析板块中加入几何分析环节,这一创新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数媒20301班和20302班两个中外合作办学班项目课程教学也是可圈可点。李振川老师在汇报摄影艺术Photography课程教学时表示,经过7周教学,引领学生从“摄影小白”快速成长,让学生学习模拍大师摄影作品,体会到当“准专业摄影师”的快感;陈航平老师负责的版式设计课程,从建立理性、严谨的设计思维出发,重点强调版式设计的方法、整套设计的程序,以设计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摄影画册为目标,带领学生从构思、设计到制作、再到最后装订成册,体验了一次出个人作品集的成就感。
“多年来我积极参与艺术学院的项目课程教学成果测评,亲眼目睹和见证了艺术学院实行项目课程教学改革以来的一系列成果,每年都有较大的提升和进步,特别是基础教学改革十分成功,从同学们鲜活而充满青春活力的作品中感受到蕴含体内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激情。”艺术设计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特聘校外专家、楚天技能名师王伟华对本次项目课程教学成果测评给予了高度评价。他鼓励老师们要继续积极挖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真正将学习演化成由个体内生动力驱动和推动的行为,不断完成自我升级和自我更新。
谢丽在总结讲话中表示,艺术设计学院倡导“沉下心来钻教改,心无旁骛钻业务”,扎实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多年来一直保持“进出两旺”的良好局面。艺术设计学院项目课程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成效,离不开校企合作的持续推动。下一步,仍将持续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使更多优质项目课程能够实现市场转化,更好服务区域经济。
生物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升级改造项目第三期培训圆满结束,标志着实训中心升级改造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培训由仪器公司和软件厂家负责主讲和指导,实训中心团队及教研室部分骨干教师参加。
为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环境,切实推进“三教”改革,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生物工程学院决定对实训中心进行升级改造,以期更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训中心升级改造项目于2019年5月开始储备,2020年10月立项。项目负责人徐圣带领团队成员在两个月内完成了35冲压片机、浓缩提取机组、红外光谱仪等设备的购买和安装调试,以及蛋白免疫、医学检验、药品压片3类8种软件的安装与适用。11月30日进行了首次安装的压片软件的调试适用,2020年12月完成验收。12月23日至28日,组织开展了八大软件的学习培训,以便于后期快速应用于实践教学。
参加培训的教师们表示收获颇丰。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尹喆说,生物类课程实训开设难度大,设备贵,耗材消耗多,这个项目安装了8个专业性强的仿真操作软件,让学生在实践环节不再只是看老师操作,对培养技能人才有很大的帮助。项目建设初衷是补充实训中心常规实践教学设备,并希望通过项目改造革新实践教学方式,将本次项目里的生产设备和仿真操作实践联合起来,打造“教学工厂”。
团队成员柴莎莎谈到,在这次项目改造升级过程中,配置了红外光谱仪,对更好地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跟上时代步伐大有裨益。实训中心组织开展压片机、提取机组、仿真软件等多项培训,让老师们提升了专业实践教学能力。
实训中心改造项目主要参与者覃宇总结道:“经过十数年发展,生物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已初具规模。为了跟上技术发展的节奏,生物工程学院努力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联合企业实际,申报更深层次的改造项目,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殊性,将先进的设备和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引入学校,打造真正联合学校、实训基地和企业三位一体的高级‘教学工厂’,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