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举行
12月7日,上海交通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合作签约仪式在闵行校区举行。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副教务长吴静怡、学生创新中心主任陈江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叶来、华为上海研究所所长董庆阳、华为云与计算BG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曾伟胜等出席仪式。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软件学院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出席仪式见证签约。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朱燕民主持。
丁奎岭代表学校致辞,他介绍了交大的办学历史、办学目标以及与华为的合作历史。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开启了双方合作的新征程,双方将在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学生实习实践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卓越拔尖人才培养。
郑叶来在致辞中表示,华为高度重视与高校的合作,致力于应对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他指出大学是产业的指明灯,华为与高校的合作有利于打破产业界与学术界的藩篱,促进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乃至社会进步。
曾伟胜介绍了“智能基座”项目。朱燕民介绍了“智能基座”项目合作开展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重点。陈江平介绍了校企合作的范本“交大华为模式”。双方依托学生创新中心,在课程试验、师资培训、实践创新中深入合作,目前成效显著。
签约仪式上,吴静怡、董庆阳代表双方签约,丁奎岭、郑叶来为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揭牌,标志着交大与华为的合作迈入了制度化和常态化的新阶段。
与会领导嘉宾就华为资源引入本科教学,学生与师资培养,创新创业实践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将更努力、更扎实地推进合作,让更多学生学有所喜、学有所得,打造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推动国家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做出贡献。
为保障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水平,进一步激发博士后队伍创新创造活力,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8年推出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在2020年“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评审中,上海交大再创佳绩,共计130人获得资助,再次排名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位。
上海交大博士后入选“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薪酬由上海市促进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上海交大配套共同组成,年收入不低于34.2万元。
在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计划)”中,上海交大也多次取得了突出成绩,2020年有19位博士后获得资助。自“博新计划”设立5年以来,上海交大累计三次全国排名第二,两次全国排名第三。入选国家“博新计划”,将纳入上海“超级博士后”计划资助范围,额外提供23万科研经费。
博士后制度是吸引优秀博士,促进人才和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上海交大高度重视博士后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及时把握国家政策动向,将学校发展与国家政策进行无缝对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启动博士后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全方位保障博士后待遇的同时,激励博士后以交大为依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