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新校区人文社科楼获湖南省建筑工程“芙蓉奖”
近日,新校区人文社科楼获2019—2020年度湖南省建设工程“芙蓉奖”。这是对我校积极打造精品工程项目的认可和鼓励,学校将再接再厉,精心施工,提升学校建设施工质量,打造美丽校园。
新校区人文社科楼建设项目位于新校区东北部,东临学生食堂和运动场,南临镜湖,西临岚山,北临学生公寓。湖南省建设工程“芙蓉奖”是湖南省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方面的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获奖工程由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建筑业协会授予荣誉证书及奖牌,并通报表彰,含金量十足。今年,全省共有91个建设项目获奖。
“2021核医结合南华高峰学术论坛”在我校红湘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安徽大学、苏州大学等院校放射医学研究领域知名专家、高校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会。校长张灼华出席论坛并致辞。副校长雷小勇主持论坛。
开幕式上,张灼华教授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专家们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核医结合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学校核医结合科研工作的思路和发展战略。
开幕式后,各位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国家杰青、安徽大学吴李君教授围绕“载能粒子辐射关键生物靶点及其调控研究”作主题报告,介绍了基于靶学说的肿瘤放疗和辐射防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分享了基于肿瘤放疗靶点多组学dbCRSR数据库的放疗新基因靶点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介绍了与线粒体相关的放疗增敏药物及染色质构象等因素对辐射增敏的影响、物理靶点与生物靶点的关联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苏州大学周光明教授围绕“空间辐射致癌效应及LncRNA 的调控作用”作主题报告,介绍了空间辐射的健康风险与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分享了空间辐射致癌生物效应分子机制及LncRNA调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家杰青、陆军军医大学王军平教授围绕“骨髓放射损伤与造血功能重建研究进展”作主题报告,从临床放射损伤入手,探讨了骨髓放射损伤及造血功能重建的研究进展。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王治东教授围绕“放射生物剂量学研究进展”作主题报告,介绍了生物计量学研究需求与难点,分享了生物剂量估算技术研究进展与前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樊赛军教授以“放射损伤防护与救治研究新进展”为题作了线上报告,介绍了肠道菌群在放疗相关的放射性损伤诊治与防护中的作用,分享了肠道菌群与辐射损伤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国家杰青、中山大学唐亚梅教授以“放射性脑损伤机制与诊疗”为题作了线上报告,探讨了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血管单元损伤及神经突触稳态变化等因素与放射性脑损伤的关系,分享了放射性脑损伤诊疗研究成果与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