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学于飞研究团队微塑料研究入选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
近日,据Essential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最近更新的数据显示,以上海海洋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于飞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海洋微塑料污染领域学术论文《Adsorption behavior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metals on micro/nanoplastic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入选最新一期ESI-Hot Papers(热点论文)。
水域和海洋环境中微塑料由于其难降解性,发生长时间迁移过程,受到多种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发生风化作用,微塑料风化后在环境介质中极易与多种污染物结合,被海洋生物吞食,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潜在的健康威胁。于飞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多环境介质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微塑料表界面行为研究以及微塑料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受邀针对微塑料与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富集行为、作用机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述,系统总结了环境因素对微塑料的物化性质影响和微/纳米塑料与重金属、有机污染物之间的富集行为机理。上述论文的发表为深入研究复杂环境中新兴污染物的长距离迁移与归趋等环境行为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为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奠定了研究基础。
塑料在远洋航海和近海水产养殖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者间接进入海洋,经年累月的海洋冲击、海水腐蚀、日光辐射和微生物生化作用后,被破碎分解为细小的微塑料(小于5 mm),乃至纳塑料(小于200nm)。研究发现微塑料不仅会污染环境,甚至会被生物体吸收,进一步在生物体内富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学院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化研究团队于飞副教授在微塑料风化特征、富集有机污染物行为及污染控制方向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发表在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 Pollution、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和Chemosphere等期刊,其中两篇论文入选ESI“环境/生态学”领域全球“Top 0.1%的热点论文”和“Top 1%高被引论文”,相关研究得到上海市近海渔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创新团队的资助。
近日为培育和树立公务员先进典型,展示新时代公务员队伍精神风貌,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以“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联合部署开展了“最美公务员”学习宣传活动。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届毕业生,现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孙筱和荣获2020年“最美公务员”称号。
读书期间,孙筱和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大学期间先后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以及先进个人称号,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企业进行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2007年毕业,孙筱和通过“三支一扶”项目到临港工作,当时的临港还是滩涂建城,没有原住民,人气不足。2014年9月底,临港启动“聚人气”工程,时任南汇新城团委专职副书记的孙筱和组建一支千人规模的“蓝精灵”青年志愿者队伍,通过志愿服务“十一”黄金周50多项节庆活动,为提升游客舒适度,打响了临港知名度。这类聚人气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孙筱和不仅推进地区性的青年立功竞赛,设计系列品牌活动,还首创数十项青春工作项目,凝聚和引领一大批青年参与临港开发建设。他曾说到“最幸福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临港,加入我们。”
近一年不到,他牵头编制临港新片区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1+4”等重要支持政策;完成工业互联网、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环境等领域专项规划,为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集聚发展贡献力量。近日在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他感慨到,新片区这一年多来,创造了许多新速度和新奇迹,憧憬未来,更具挑战、更多机遇的新征程还将延续。“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继续奋楫前行。”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临港新片区的一场“大考”。从正月初八开始,孙筱和多了一间“办公室”——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作为特斯拉防疫联络员,他每天都在相隔20公里的管委会与特斯拉工厂间奔波,为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检查工厂防疫工作情况。“每天至少去一次工厂,有时候一天来回跑三次。”孙筱和说,“回到管委会后一般忙到12点才能下班。”自年初以来,为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以及企业正常运转,他这样“白加黑”一周七天连轴转已成常态。
本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带着“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的榜样作用引领着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海大青年投身于临港新片区建设。如孙筱和这般优秀的海大校友不胜枚举,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但你一定可以在临港新区看到他们耕耘的身影,看到他们为新片区建设撒下的血、泪和汗。海大校友们,不仅将“勤朴忠实”的校训融会贯通,还躬行实践,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用行动将其融于临港,融进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