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学院学子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
8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经历评审专家初评、会评和公示,竞赛结果公布,我校机电学院庞小兵老师指导的项目《基于一种减少材料损耗的多功能货物输送平台装置设计》获得全国三等奖。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是长沙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文明高校。
学校坐落于浏阳河畔,占地约1970亩,校园湖光山色,风景秀美,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被誉为“最美大学校园”。学校距长沙火车站10公里,距高铁长沙南站15公里,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5公里,地铁3号线设长沙大学站,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亿元,藏书138.57万册。现有16个学院,4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4670人,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23人。
受疫情影响,今年许多学科竞赛延期、推迟或取消。为了努力完成今年目标任务,保障我校在本届节能减排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上半年校团委联合机电工程学院一起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经过全校参赛动员、项目征集、校赛选拔、专家网评等环节,最终推荐6项作品参加全国大赛初审和专家会评。
本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共有427所高校报名参加,提交有效作品4138件,其中科技作品为3695件,社会实践与调查报告作品为443件,参赛学生人数达22289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创历史新高。经过333名专家网络评议,共有1366件作品进入会评环节。据悉,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设立于2008年,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十大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也是全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之一。竞赛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以“培养普及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宗旨,是教育部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以及“节能减排学校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