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我校外国语学院“疫情防控语言服务先进团队”称号
近日,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授予我校外国语学院“疫情防控语言服务先进团队”称号,授予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曹忠凯、李思乐、张林熹“疫情防控语言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湖北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还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江城武汉,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1万平方米。昙华林校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黄家湖校区现代化功能齐全,大气磅礴,秀美庄严。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0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3.5万册、电子图书154.2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189人,其中,专任教师723人,具有高级职称426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6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4922人。在六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为办学理念,秉承“勤奋求实 发掘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共培养近十万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校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校外国语学院火线成立了湖北中医药大学濒湖抗疫医学翻译志愿团队,充分发挥中医院校外语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疫情防控语言服务:为湖北省红十字协会、湖北省外事翻译中心、中国国际电视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提供与抗击疫情相关的笔译和口译;抗疫翻译志愿小组成员带领MTI学生,完成16万字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专著《中医战疫讲“四气”》翻译。志愿团队即时搭建起语言桥梁,积极向世界传递中医药战疫经验。
外国语学院教师曹忠凯、李思乐、张林熹在疫情防控语言服务中表现优秀,荣获“疫情防控语言服务先进个人”称号。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邀请,抗疫医学翻译志愿团队成员曹忠凯、张林熹承担了多场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全球疫情会诊室”中医专场直播口译,传递中医药战疫经验。李思乐老师积极参与了学院翻译团队各类抗疫相关翻译工作,负责联系湖北省红十字会和湖北省外事翻译中心,提供语言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中医药在海外抗疫中的应用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两项荣誉不仅是对我校外国语学院在抗击疫情中充分发挥作用的认可,也是我校医学英语专业能力的充分展示。今后,外国语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中国声音”“中医药声音”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