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先辈功绩 传承红色文化|培华学子看望老红军老战士
八一建军节前夕,西安培华学院学子开展“慰问老红军战士,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主题的党团活动。活动分为慰问老红军革命战士、重温入党宣誓、学习教育座谈会三个部分。
培华学子代表叶欣鸿、卢瑞欣、朱冕、马阳、梁龙、丁一格、薛刚、李雨庆等同学来到昌邑市看望慰问采访老红军战士徐作孝爷爷和徐松爷爷。
看望徐作孝爷爷,听老革命讲那过去事情
徐作孝出生于1931年,今年91岁。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徐作孝还在村里的学校读书,18岁的他积极响应上级“接管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号召,参军入伍,被分配到32军司令部当通讯员,并于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徐作孝爷爷回忆了革命生涯,和同学们谈起了过去战争年代的往事,同学们在徐爷爷的口述中,收集了第一手革命史料。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培华学子给徐作孝爷爷穿上军装,胸前戴上党徽,重温入党誓词。
仔细聆听革命教诲,学生们问徐作孝爷爷:“爷爷,您17岁当兵打仗不害怕吗?”徐作孝爷爷语气坚定地说:“当兵就是打仗,打仗就有牺牲,打起来就豁出去了。部队是锻炼人的地方,当兵以后感到真正地成熟了。”他同时寄语年轻一代:“好好学习,听党的话,努力工作。”
学生们的采访即将结束时,老人唱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嘹亮的歌声响彻在学生耳边......
说起今天的幸福生活,人们总会把那些为国家付出、甚至牺牲的革命先辈联系在一起,也正是因为他们所受的苦,才有了今天的甜。“八一节”前夕,西安培华学院的大学生跟随90岁的老党员、老战士徐松爷爷忆苦思甜。
徐松1930年出生于江苏祁东。1944年,仅有14岁的他看到日本人欺压中国百姓,怀着抗日的决心当兵参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仍有少数日伪军与新四军对抗,徐松所在的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在高邮、保山、东台消除残余,高邮战役被称为抗日战争最后一役。
“当时我是排长,上去了49个剩下9个……”提起淮海战役,老人已泣不成声。稍作停顿,老人边抽泣边和学生交谈。淮海战役重点在徐州,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在碾庄,“我们挖地道,国民党也挖地道,结果双方碰上就开了火,很多战士牺牲了。”“那时粮食供应不及时,国民党空降的粮食错投到我们阵地上,为了抢给养又进行激战。”“打仗时经常夜行军,战士们非常困,有时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挨饿更是常事”......
同学们问徐松爷爷,在那个时候怎么体现模范带头作用?老人很严肃地告诉大家,行军打仗休息的时候,给战士烧水烫脚,有战士背不动东西,替他背。同学们看到了徐松爷爷炯炯有神的目光,听到了徐松爷爷铿锵有力的话语,也感受到了徐松爷爷一直在为是一名党员而自豪。
徐松爷爷叮咛年轻人,应该多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他对在场的学生们说“全心全意为人民,好好学习,永远不掉队”。这些话是老人一生最好的诠释,也是他经历苦痛之后最深的感悟,同学们铭记在心。
西安培华学院学生代表走访了老革命座谈交流,采访了昌邑地区的老革命前辈。来到昌邑市的昌邑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参观学习、观看了昌邑义工组织拍摄的红色文化微视频。
同学们表示要从伟大的革命精神中吸取养分,向老红军学习,学习前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持不懈的追求,走好青年一代人的长征路。不断提高思想境界,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本领,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西安培华学院坐落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古都西安,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女性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传统和特色,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由陕西女子职业教育促进会筹办、陕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立的“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由著名教育家姜维之先生在恢复原“培华女子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恢复成立了新中国首家专门招收女性学生,开展女性教育的普通高校“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男女兼收),2007年成为西部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高校。
学校建有高新、长安、郭杜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0.4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0个二级学院,5家附属医院,设有本、专科专业58个,形成了以工学、医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统招在校生22000余人,其中本科生占学生总数的70.7%。学校现有教师 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60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722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0%。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29.1万册,电子图书173.5万册,电子期刊1.8万种,中外文数据库13个,数字化文献资源总存储176TB。图书馆全面实现了24小时电子借阅、阅览。建成了万兆光纤互联的校园网,建有全橡胶标准体育场、体育馆等运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