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忠院士团队在畜禽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相关性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期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florfenicol residues with the abundance of oxazolidinone resistance genes in livestock manures”的文章。该研究评估了多种抗菌药物与恶唑烷酮耐药基因的流行关系,揭示了畜禽常用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密切关系。
细菌耐药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给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新药的开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恶唑烷酮类药物是近年来首个具有全新结构的抗菌药物,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恶唑烷酮类药物从未批准用于动物,但近年来陆续在动物源细菌中发现了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基因,并可在不同种属细菌间水平传播,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构成了威胁,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
该研究通过分析157个大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样品中恶唑烷酮耐药基因的相对丰度,发现cfr、optrA、poxtA等耐药基因的检出率极高,其中optrA基因的相对丰度最高,恶唑烷酮耐药基因的流行与目前在畜禽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氟苯尼考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指出,不同畜禽对恶唑烷酮耐药基因的相对丰度有明显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博士研究生王盈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夏曦教授和沈建忠院士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
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 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