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兴趣充实生活,用自律成就自己
——专访学院2020届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杨嵘岭
“创造过奇迹,实现过不可能,是个奇人,也是一个好人”杨嵘岭这样评价自己。他将兴趣洒满青春,用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用青春的画笔为自己的人生画板增添了更加靓丽的色彩。
在青春中挥洒汗水,在兴趣中提高自己
今年,通信与信息工程系的杨嵘岭同学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的背后,是杨嵘岭同学的坚持和不懈努力。
杨嵘岭十分喜欢戏剧、话剧类艺术,并在学校担任着话剧社社长之职。
据杨嵘岭介绍,他从入校以来,就开始着手建设学院话剧社,将话剧社从1人扩大到了70人的规模。在担任话剧社社长以来,策划举办了大大小小的话剧社专场晚会7场,除此之外他还参与了主创、制作、复排各种类型大小剧目20余部。在这期间,不仅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也提升了他对于创新的思考能力和在策划领导方面的能力。
在担任话剧社社长的同时,杨嵘岭同学还担任着院文艺部干事,通信系心教部干事等多种职务。杨嵘岭认为,在多种兼职下坚持学习,期间可能有抱怨、有苦恼,但更多的是在静静思考后,又继续踏上了追求兴趣爱好和提升自己的道路。
在大二大三乃至整个校园生活期间,他加入了很多的学生组织,担任了多种职务,在做好管理的同时,也依然在自己的兴趣方面不断努力,做出贡献,并在不断努力和做贡献过程中,更深层次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几年来,杨嵘岭同学在青春校园里,不仅发展自己的兴趣,还带领着自己喜爱的话剧“走向了巅峰”,其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情牵木里》公演时,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喜爱,并收获了“戏精”的称号。
让自律成为习惯
“提高自己的自律性,自律的人在学习中才有效率。”杨嵘岭说。自律是大多数人都明白的词,一个简单易懂的词汇,但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自律的人却少之又少。
大学是一个比较自由、没有那么多约束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体现自律性的场所。大学更多的不是老师、父母的管束,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即自律性。据了解,杨嵘岭同学就是在自律下不断成长,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履历。在学校里,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各种证书、各种荣誉,并在大学生活中,专攻自己的专业,提升自己的技能,取得了多种技能证书。这些无一不是在他的自律下取得的成绩。
杨嵘岭同学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放下手机,静下心来”,简单的八个字,道出了他对自己更深层次的约束和自我调节方式。杨嵘岭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满意,没有什么遗憾。
在青春中挥洒了兴趣,在自律中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把自己的校园生活过得如此充实,还会有什么遗憾呢。
“何为优秀?”
“其实优秀是人们对于你这个人或者你所做的事情最后结果的一种肯定而已,但是优秀的背后却是你对于每一件事情竭尽全力的要求,将细节做到极致的苛求,以及不断挖掘自身的追求。”
这是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微电子技术系李珍同学对于优秀的定义。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李珍同学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
在经历中成长,在经历中淬炼
李珍同学介绍了她在大学四年中一些有趣的经历:大一时期积极地加入各种学生组织,让自己迅速地融入学校这个新的大家庭,同时也增加自己对于学校各方面的认识;大二,担任学生组织负责人,不断为学生组织贡献力量;大三,当选导生,带领自己的学弟学妹快速熟悉大学生活;大四,义无反顾地选择留校,投身于教书育人的队伍当中,有了自己新的身份----老师。
询问李珍选择当老师的原因,她这样回答:“大学四年,自己不仅仅是从任课老师那里学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从老师那里感受到了温暖与帮助。老师不仅仅只是一种身份,更是能敞开心扉的知心朋友,从这些朋友身上学到了责任,体会到了担当,同时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教师教书育人的品德深深地折服,也想让心中这份感动继续在科成流传,所以与其说是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倒不如说是自己选择了内心深处的感动。”
这些经历背后对应着李珍一点一滴的进步,一点一滴的成长。她说,从刚入大学时的一个充满热情,但同样充斥着各种未知,对未来有一些迷茫的新生,到如今拥有自己的一份工作,在生活与工作中可以独当一面的老师,大学的经历给了她莫大的帮助。她在这些经历中结识了一些很优秀的人,看到了她们身上的闪光点,也找寻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提升自己努力的方向。正是这些经历,她现在拥有着不错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处事不乱、冷静应对的特质。
学习要有目标
其实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经历过高中那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后,突然进入大学,一下子拥有了很多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于是难免就开始了在游戏世界里的遨游,在小说构建的维度里经历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着煲剧的快乐……但是这些就是我们上大学的目标吗?难道这就是我们苦读十余载想要得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