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农战“疫”在行动:疫情面前勇担当心系学子保平安
新春佳节对于每一个中国家庭来说,意味着团圆、欢乐、祥和,家人团聚、亲友祝福,欢欢喜喜过大年更是每一名中华儿女的期盼。在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县,长期在长春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刘伟赶在春节前带着妻女赶回了老家,照顾年迈患病的父亲,陪陪家人……然而,一家人的喜悦却被大年初二的一个电话打断,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不断蔓延,刘伟所在的吉林农业大学及时制订了疫情防控工作预案,需要身为学生处副处长的他立即返校开展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刘伟主动请缨,含泪留下妻女来照顾年迈患病的父亲,第一时间独自从老家延吉市汪清县返回工作岗位,毅然决然扛起学校学生工作组疫情防控工作指挥的重担。由于疫情爆发正值假期,全校18600余名学生分散在全国各地,全校100余名学生工作者休假在国内外,同时还有一批学籍异动、参军、出国等特殊情况的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困难重重。面对压力和挑战,他切实扛起责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构筑师生共同参与的严密防线,全力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建章立制,靠前指挥。按照学校安排部署,刘伟组织成立了学生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学校学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任务。组建动态监控、宣传教育、疫情处置、后勤保障、心理援助、志愿服务和隔离区管理组等7个专项工作组。对疫情排查、返校疫情防控、开学后疫情防控、隔离区管理、教学工作、心理咨询、教育宣传进行提前安排。设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建立“副书记+联络员”疫情防控工作群。实施网格化管理,覆盖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形成完备的四级防控管理体系。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行为规范》等三个文件,明确辅导员责任,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发布《致全体辅导员、全体研究生导师、全校学生、湖北籍学生、全校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一封信》,号召全校教师和学生骨干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三以来,他以办公室为家,渴了不敢多喝水,饿了啃几口面包,省出时间耐心亲切地解答咨询,合理调配工作,确保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平稳运行。
加强思想引领,坚定防控信心。由于正值寒假,为了更好的与学生互动,刘伟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进行学生舆情引导。通过学校官微、校园网、吉农学工、吉农共青团、吉农就业、吉农易班、各学院及年级、班级微信公众号群等载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发布60余个工作通知和温馨提示,努力做到宣传无死角全覆盖。建立吉农防疫志愿者反馈群,启动疫情志愿者“日报备”程序,密切关注学校学生参与担任志愿者情况,做好疫情志愿者长期长效、跟踪跟进工作。组织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每日开展网络舆情扫描并进行研判,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处理有关舆情信息,发送推文100余篇,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增强广大学生的思想认同、防护意识和必胜信心,共同汇聚疫情科学防控宣传的正能量。
精准摸排,做好学生管理。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动态,刘伟组织辅导员每天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实施无死角的日监测和“零报告”制度。第一时间进行信息普查,精准掌握156名湖北籍学生,18名武汉籍学生信息。面对1.8万余名学生,全体辅导员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通过电话、微信、辅导猫软件等方式每天对学生进行地毯式、覆盖式和全扫描式的摸排监测学生健康情况。全面排查寒假学生去向,认真统计湖北籍学生相关信息,及时掌握吉林省外出、省外返回长春学生情况,重点摸排学生假期与疫区及疫区人员的“接触史”,同时告知学生不得提前返校,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组织开发了“辅导猫”软件,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保证了信息统计全覆盖、无遗漏;同时,组织学生通过网上每日在线自主填报健康状况进行健康打卡,助力提升疫情信息报送效率和精准度。
关心学生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因为疫情学生产生了心理困扰、经济困难、学业发展、就业困境等方面的问题,为应对战疫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刘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依托官微推出学习指导服务,开展“21天英语单词打卡”等活动,帮助同学们提升学习效果。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提供在线心理辅导,全力帮助学生排解和疏导心理焦虑、恐慌。开通网上就业咨询服务,线上助力学子就业。开通健康咨询热线。成立 “成长守护团”,开通线上咨询平台,全时接收学生咨询,为学生提供倾诉渠道,又能保证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专业的解答,引导学生理性应对疫情、充实假期生活,制定更好的学涯规划,守护学生平稳度过疫期。
困难面前,刘伟勇挑重担,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守一线;疫情面前,他冲锋在前,勇当师生的健康守护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刘伟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的诠释了学生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