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杨贺来的时候,他刚从新疆克拉玛依返津,风尘仆仆。这次他带领自己的公司独家中标新疆油田“台阶缝割缝筛管”项目。虽然过程艰难、旅途劳顿,但在这位70岁老人的脸上只有喜悦,不带丝毫疲惫。
杨贺来出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回首往事,他将自己70年的人生历程归纳为四句话:少年立志成才,青年历经磨炼,中年勤奋攀登,老年继续向前。无论机遇如何,始终不变的是他对科学技术的追求和对事业的饱满热情,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通、紧紧相连,人民的奋斗和奉献叠加成国家的进步。
沐浴着新中国成立的春风,杨贺来成为南开区中营小学的一名学生。追求上进的他除了努力学习,还积极参加合唱团、话剧团等文艺活动。让他记忆深刻的一事,就是曾作为主演登上苏联到访天津港的舰艇演出。
青年时期,他进工厂当了一名工人,追求知识的热情丝毫不减。不能进学校读书,他就四处借书自学,还把工厂里的青年工人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学了知识,就在生产中用上。”他组织青年伙伴钻研技术,搞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1977年恢复高考,“做梦也没想过这辈子还能上大学”的杨贺来激动得24小时连班都不觉得累。他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还是经过几番波折才走进天津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得到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杨贺来说:“回想起来,那时的学习条件确实艰苦,没有专门的绘图教室,我们把画板扛进天大食堂,饭桌上摆画板画图,手冻得连笔握不住,但那会儿根本顾不上这些。”
大学毕业后,杨贺来成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的一名教师,经历了“天津大学建筑分校”更名为“天津城建学院”“天津城建大学”的过程。学校占地面积从9亩扩大为1000多亩,从只拥有工民建、暖通、给排水等几个学科专业到现在拥有50多个本科专业、10多个硕士点,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天津市的建设贡献了力量。他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有着13年工厂工作经验的他担任基础课部、公共学科部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那时,学校实习的条件很差,简陋的平房里只有两台旧车床和几台电焊机、台钳子,科研条件更是谈不上。”杨贺来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深知自己从一个普通青年工人一跃成为大学教师,靠的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一定要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来报答党和国家。
1992年4月1日,他到华北油田钻井工艺研究所讲课时,偶然听说石油行业在采油和完井工程中需要大批量割缝筛管,我国每年要花大量外汇从国外进口。该技术需要在12米长的坚硬的合金钢管上,高速度切割出上万条宽度只有0.3毫米的缝隙,外窄内宽的梯形缝更是没有人能加工出来。
凭借在工厂多年从事机床加工的经验和在职攻读研究生时做过的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的经历,杨贺来决心攻克这个难题。他亲自动手做工装设备,在简陋的实习车间里做切割实验。两个多月里,他在不影响日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日夜奋战,终于切割出矩形缝和梯形缝筛管,专利成果很快转化为生产力。从此,结束了我国依赖从国外进口割缝筛管的历史。
但杨贺来认为割缝筛管加工方法不会唯一。1993年,他申请激光加工割缝筛管专利;1998年,帮助大港油田井下作业公司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割缝筛管激光加工机床,将割缝时间由20分钟缩短为10秒钟。直到今天,激光加工割缝筛管的方法仍在国内制造行业广泛应用。
2010年7月,杨贺来退休了,这为他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国家积极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他带领两名天津城建大学的毕业生注册成立了科技公司,在割缝筛管加工技术及生产应用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杨贺来发现,他过去发明的梯形缝筛管双支撑加工技术还可以再提升。他带领学生再创新,颠覆传统的聚焦镜片移动变焦方法,改为镜片不动而光斑移动变焦,时间由原来的10秒缩短为10毫秒,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之后,他又将梯形缝筛管成功加工出矩形缝和梯形缝组合而成的台阶缝筛管。这项成果被评价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石油工程专家在鉴定会上称赞他们“搞出了石油行业梦寐以求的,最需要、最想要,而国内外没有人能做来的产品。”
已经70岁的杨贺来说自己是创业大军中奋斗的新兵。他在回到天津城建大学与青年学生交流时说,生命有限,探索无涯。新时代给每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国家兴旺发达,个人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实现“中国梦”要靠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青年大学生更应该奋勇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