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路得名于抗战时期北洋工学院著名的“七星灯火”,故事发生在陕西汉中古路坝的七星寺。事实上,抗战期间,北洋大学分别在陕西汉中古路坝、浙江泰顺和陕西西安三地办学,我们也将分述三地办学的艰辛历程。本期为大家带来的就是发生在古路坝的故事。
一个地处巴山汉水之间的山村——古路坝,原来既偏僻又荒凉,只有天主大教堂在做礼拜时,才能看到一些人来往于甸子上。一九三八年,由北洋、焦作等四个院校合迁成立了西北工学院,在这里设立了院本部,于是,这个古老而荒僻的山村突然年轻了,热闹了,繁荣了,生气勃勃了。
这里充溢着读书的气氛,这里荡漾着快乐的歌声,这里演过现代的话剧,这里也彩排过古老的京剧。这里的篮排球校队,在陕南各院校称雄一时。
天将黎明,朝霞映红,学生们一个个踏着乡间小路跑步锻炼,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夕阳西坠,餐后课余,学生们一起儿一起儿地漫步在田间、山头、林荫,边走边谈,有的在讨论课题,有的窃窃私议着关于抗战形势、国共合作的大问题,也有那么几对对在绿荫深处谈情说爱。
在节假日,同学们就三三两两,到甸子上观光一下,看看热闹。你需要买些什么日用品吗?甸子上应运而生开起了一座座小店铺,摆出了一排排小货摊,什么杂货铺、药店、茶馆、食堂、豆腐房、粉房……等,应有尽有,纸张、文具、肥皂、蜡烛、柴米油盐、菜肉酱醋……,一应俱全。当然,在此时此地,你不要想入非非,要买电灯泡、日光灯、电动刀具之类洋玩艺。这里老百姓照明点的是灯草或棉絮作芯的油灯,学校师生们用的是蜡烛,晚上自习,只有几个教室点汽灯,很早同学们都用放本书之类,抢占较好光线的位置。
甸子上有一个河南饭馆——大华食堂,远远地就听到里面一阵阵猜拳行令的热闹声。大华食堂是甸子上唯一的宝地,吸引着师生员工和附近的老乡们,你要想打打牙祭,改善一下生活,就进来吧,吃不起酒席,就单炒个菜肴,喝口酒,就是吃碗肉丝面,也满惬意啊!
陕西距四川很近,到处都设有茶馆,竹桌竹椅摆在竹凉棚下。古路坝上,在学校迁来后,也开了几间这样的茶馆。同学们泡上一碗茶,可以在那里呆上几个钟头。一个人在那里可以看小说,读书报,三四个人在那里海阔天空,天南地北,古今中外,闲聊天,大摆“龙门阵”。但是有一条——莫谈国事啊!
逢集市的日子,到甸子上赶集的,虽不能说是人山人海,确也是够热闹的。老乡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卖柴、卖菜、卖鸡、鸭、鱼、蛋。换点钱,再买些日用杂品、针线之类。教职员工的家属们,也纷纷提篮携筐来采购。人挤人,讨价还价,品头评足,吵吵嚷嚷,虽不是震耳欲聋,但也真令人听不清谁说些什么。每逢集日,茶馆饭店都是高朋满座,老乡、学生,各色人等都有,你要想找个座,那可真难那!
回校去吧!在西边上坡的路旁,有两间茅屋,人们进进出出,原来这是个元宵铺。晚上到这里消夜的真不少,吃碗涝糟元宵,喝点热汤,另是一种享受。
耕、读。我们都是上学读书的,周围的老乡们则都是种田的。麦子熟了的时候,一片片金色波浪,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男女老乡们从早到晚,挥镰收割,就地打装(没有北方的打麦场),那里用“拌桶”脱粒,用“镰枷”打豆子,很有地方色彩。我们这些学生们一伙伙站在田头,体会“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也分享老乡们劳动丰收的快乐。麦收后,就要抢种水稻,灌水,平整土地,开始插秧。插秧季节对农民来说,是了不起的重要,要抢时间,就请帮手。家家吃白馍馍,炒烩腊肉菜。腊肉是在冬天腌制好,在灶门上挂着熏烤而成。逢节日和收割插秧时节,才拿出享用。插秧时,一排排人弯腰插秧,有个人一边敲着铜锣,一边唱着即兴而作的秧歌。音调优美,节奏简单而缓慢,想必起着减轻疲劳的作用。秧插后,不多几日,但见一方方、一块块稻田。青翠碧绿。苗儿茁壮成长起来,看着真叫人喜爱。
上一篇:泰山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毕业证样本
下一篇: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自考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