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交易服务中心
咨询热线:18973889360 微信号:18973889360
首页 > 大学资讯 > 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学位证样本 >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学位证样本
   来源:创新教育分类信息网   URL:www.baifenbai2018.com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群青年,他们从高等学府毕业,带着热切的报国情怀,远离家乡,来到祖国西南地区投身“三线”建设事业。如今,他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却仍念念不忘激情青春岁月奋斗的足迹。八月初,我有幸见到了原盘江矿务局总机厂建设初期的筹建成员盛正言、余家驹、赵进军,聆听知名大学毕业生的“三线”故事。
三位老人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1970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贵州盘县盘江矿务局总机厂参加“三线”建设,分别在盘江工作了19年、9年和4年,后因工作调动等原因离开了盘江。
47年后的今天,老人们从上海重返盘江干沟桥参加老同志聚会,心情格外激动。他们在旧厂区寻找当年的印迹,与故友重温青春的记忆。
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
盛正言、赵进军是上海交大造船系的同班同学,也是挚友,1970年7月,他们相约来到盘江。“当年我们太积极了,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党和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第一志愿。”他俩在毕业分配时表态,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抓紧‘三线’建设”的号召,到西南地区参加“三线”建设。
他们告别亲人,坐了48个小时的火车来到贵阳。报到时得知被分配到六盘水地区工作,六盘水在哪儿?他们在地图上都没有找到。之后又被分配到了盘县特区,“听说盘县特区是新开发的地方,条件最艰苦,我们年轻人不怕,最艰苦就最艰苦吧,就来到了盘县。”盛正言说,他们辗转两天时间来到当时盘县特区政府所在地盘关,参加了三天学习,最终分配到矿务局总机厂工作。
“矿务局组织处的同志给我们搭了一辆车去总机厂,下车时,只看到几排破烂的小油毡房,周围是一片乱石荒草,根本就没有工厂的景象。很快,从工地上走过来几个人接待我们,司机介绍是总机厂的杜厂长、袁书记等人。他们穿着再生布的劳动服,披着垫肩,系着围腰,刚搬运完石头。”盛正言说。
赵进军和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史铁民被安排住在非常简陋的帐篷办公室里,挤不下第三张床,盛正言只好临时睡在回家探亲的炊事员的床上。“炊事员回来后,我就搬到材料库帐篷里,把随身带的一枚毛主席大像章挂在蚊帐里,算是安顿下来了。”盛正言笑呵呵的说。
几名大学生来厂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搭帐篷,因为很快就有招收的100多名工人过来居住。他们平场地、挖石头、放炮、插毛竹杆,学着支帐篷。刚来时,没有水和电,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在厂领导带领下,大家学习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战天斗地,采石修路,自建房屋。到年底就建好了760平方米的临时厂房和1280平方米的宿舍,修起520平方米的临时材料设备棚,安装了32台机械设备,还建了1座石灰窑。
1971年3月,总机厂架设6千伏高压线路,盛正言等12名大学生作为技术小组成员,现场勘测,定杆位,画草图,爬山涉水,风里雨里迎着困难进行施工,从不喊苦叫累。经过一个月的奋战,架起了101根电杆和7.5公里的高压线路,提前完成了送电目标。4月,赵进军、余家驹等几名大学生又跟着厂领导铺设水源管路,每天早起晚睡,中午不休息,抢晴天、战雨天,经过半个月奋战解决了施工和生活用水问题,保障了生产基本条件。
勤学实干保生产
为了尽可能满足盘江矿务局各矿井的生产需要,总机厂在1971年7月开始了临时生产。人员新、技术力量薄弱是当时的现实状况,厂里提出“新兵打硬仗、为矿山服务”,着力培养思想好、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职工队伍。从1970年到1973年,盛正言、赵进军等大学生先后和270多名青年职工到水城、河北等地学习培训。他们带领和指导青年职工学习“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理论和技术,还担任团支书,培养优秀职工入党。学成后,他们陆续回到总机厂担当起安装和生产的重任。
“领导让我干铸造,这和我原来所学的造船专业完全是两码事。党让我干什么工作,我就干什么工作。”盛正言说。他写信给上海交大,请求查找资料。一位老师寄来关于铸造的书籍,盛正言立即和机械制造系毕业的余家驹等人钻研起铸造技术。他们迎难而上,不气馁、不怕失败,夜以继日地反复实验,终于投入到临时生产中,煤矿急需的配件,都能及时加工制作出来。
1973年1月,厂里成立了五大车间筹建小组,盛正言和余家驹担任铸工车间筹建小组成员,赵进军任铆锻车间筹建小组成员,参与筹建培训工作。支持矿井单位出煤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术工作要先行一步,技术革新,改进工具,盛正言等10多名大学生在筹建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年的制修量达35吨,保证了煤矿生产设备配件的供给。1975年4月,总机厂开始大规模的设备安装,大学生们和其他职工一起学理论,发扬“眼熬红、手磨烂、自力更生闯着干”的大无畏精神,敢想敢干、艰苦拼搏,夺得二季度开门红。铆锻车间为了保证天车轨道的安装和钢轨调直,4天的工期任务,他们只用一天就全部完成。盛正言、余家驹的铸工车间自己动手,土法上马,从造炉到生产,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用土高炉铸造了3吨铸件。到1976年底,厂里生产设备基本安装完毕,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
经过创业者七八年的艰苦奋斗,1978年年末,在曾经的荒山野岭上建起了一座矿山机电修配厂,全年完成673吨制修量。1979年,盘江总机厂正式投产。
欣慰盘江翻天覆地变化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1974年5月,赵进军离开盘江调到外省,奔走东西、闯荡南北,时隔27年才回到故乡定居,大半生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忘不了人生第一站:总机厂,忘不了当时的同事、当年的岁月。在干沟桥帐篷里住过,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回首在总机厂那段永生难忘的青春年华,老人们热泪盈眶。
盛正言、余家驹不仅是创业者,更是生产主力军里的重要一员,他们为总机厂的建设发展奉献了青春、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盛正言见证了总机厂的筹建、投产、改制和发展,倾注了19年的心血和汗水。艰苦岁月造就了“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正是有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忘我拼搏,才会有盘江矿机公司今天的辉煌业绩。
“当年用穷山僻壤、刀耕火种来形容,真不为过!耕田就是用前面包铁的木头犁,庄稼地烧草木灰来当肥料。”盛正言、余家驹、赵进军说,“1970年冬天,刘自富厂长带着材料组人员在山洼里建石灰窑,烧石灰,盖房子用,赶上贵州少有的一场大雪,天气特别冷,附近的五六个农民跑过来取暖,他们穿着破背心破裤子,前胸接后背地烤着火。印象非常深刻,那时贵州太穷,人民生活太艰难了。”
往事如烟,青春无悔,看到盘江今非昔比的巨大发展变化,三位老人连连赞叹,深感自豪,“变化太大了,想象不到现在人们生活这么好。从前这里只有一个6平米的小商店,只卖点布、火柴和罐头,什么都没有。现在这里建成了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工厂变成了有名的大企业,职工们安居乐业,周边的农民也都发家致富了。”
老同志们最后赋诗纪念这次故友相聚,“老友重逢,几度哽咽几度笑;依稀音容,难忘干沟往事。指前点后,共述当年共述今;轻捋华发,留得岁月如诗。山城繁华,歌舞东风歌舞人;盘州腾飞,莫忘‘三线’战士。”

上一篇:山东大学2012年毕业证样本
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毕业证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