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交易服务中心
咨询热线:18973889360 微信号:18973889360
首页 > 大学资讯 > 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证样本 《人民日报》报道我校科研团队如何激发研究人员创新动力 > 正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证样本 《人民日报》报道我校科研团队如何激发研究人员创新动力
   来源:创新教育分类信息网   URL:www.baifenbai2018.com



8月26日,《人民日报》以《这里的年轻人劲头足》为题在第二版头条报道了以我校水声工程学院乔钢教授带领的团队在水声通信领域激发创新活力、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的事迹,以及学校激发青年人才的动力和活力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其中乔钢教授带领的团队不仅让水下通信更稳定、更高效,更不断优化创新条件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创造了佳绩。

日前,本版刊发“核心技术之问”系列报道,聚焦如何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报道刊登后,引发基础研究人员、企业研发人员等科技工作者广泛关注。他们表示,突破核心技术,关键在人。当前我国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求很大,希望引才用才机制和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完善。

如何激发创新人才的活力动力?如何为科技界产业界科研工作者营造创新环境?记者深入科研院所、技术园区继续展开调查。

——编 者



让水下通信告别对讲机模式

近年来,国家海洋强国建设深入推进,海的潜力不断释放。伴随着人们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步伐,水声通信这一领域的核心技术也不断凸显其重要性。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乔钢教授带领的团队,就在这片领域潜心“遨游”多年。

“海水对电磁波的吸收非常强烈,所以陆上通信依靠的载体电磁波在水下往往失灵。在学界,大家公认水下唯一有效的远程传播信息的载体就是声波。”团队成员马璐副教授介绍,该团队所做的核心工作就是研究以声波为载体,在水下传播各类信息的水声通信技术。

水下通信困难重重,如何让信息传输更稳定、更高效?这是困扰国内科学家的难题,也是世界上各个攻关团队暗暗角力的核心技术领域。乔钢和同事们近年来铆足劲头,咬定目标不放松,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过去,水下信息传输存在弊端,收和发不能同时工作。就像对讲机一样,你把信息传给我,我收到了再反馈给你,速度慢、效率低。”乔钢说,我们团队第一个尝试掌握远程、矢量、全双工水声通信技术,并且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在实验上获得了结果。据介绍,该技术可以让水下信息传输告别对讲机时代,实现实时收发,“效果就像在陆地上打电话一样”。

“有了这种水下实时通信的手段,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工作效率都会大大提高。”乔钢表示,目前我国在水声通信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处在并跑竞赛阶段,但要掌握、突破更多核心技术,就看谁跑得更快、更稳。

政策松绑,全身心投入科研攻关

但是,如何在掌握核心技术的道路上跑得更快、跑得更稳?不断调动科研人员尤其是基础研究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至关重要。这不仅需要在待遇上提供良好保障,也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做研究、一门心思攻难关,才有掌握核心技术的可能。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收入上有充分保障,生活上无后顾之忧。”2016年,乔钢作为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科技三会”,“在那次大会上,参会的科技工作者,对于改进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特别是对劳务费的使用呼声强烈。”

实际上,由于相关规定对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与实际科研活动不相匹配,导致科研人员干了很多额外的活,却拿不到应有的劳务收入。“这让科研人员积极性很受挫,特别是对于生活基础比较薄弱的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乔钢表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在“科技三会”召开后不久,有关部门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在劳务费开支范围和标准上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

这一政策松绑,让乔钢团队的成员颇为受益。“学校给的工资待遇并不低,加上现在能够通过参与具体项目获取与工作量相匹配的劳务费,更能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马璐两年前博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工作,今年刚刚评上副教授,科研工作劲头特别足。

“目前,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科研人员的整体收入与他们的能力、贡献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些问题都在向好发展。”乔钢介绍,目前他的团队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在政策许可范围内,让承担额外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教师获得更多补助,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更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提供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记者在与乔钢团队交流的过程中,该团队多名成员表示,物质是基础,但是对于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科研人员来说,良好的创新环境、事业发展平台才是激发创造力最好的助推器。

团队成员万磊副教授毕业于国际知名大学,2017年放弃了10万美元年薪的工作,回国加入了乔钢团队。“一方面,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水声研究处于顶尖水平,另一方面,在和乔钢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团队良好的创新氛围,能让我快速成长。”万磊说,水声通信研究是实验科学,需要团队成员密切配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才能出成果。同时,学校以“三海一核”为核心,形成了互相关联的学科群,对于研究的开展也大有裨益。

乔钢表示,从事核心技术研究,既要有好的带头人,更要有好的团队。“学校非常重视科研团队的建设,重视传帮带,让年轻人在团队里尽快成长。”乔钢说,“我们团队现在尽量给年轻人压担子,无论是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发表还是职称晋升上都向年轻人倾斜,让年轻人做事更有动力、更快挑大梁。”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力资源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开始,全校针对各层次专业技术引进人才启动了“X111”模式的支持政策,即根据各层次人才类型提供额度不同的具有竞争力的年薪、打造1个科研创新平台、组建1支学术创新团队、营造1个安居乐业的环境。该负责人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科研人员营造更加优质的创新环境。

核心技术的研发,最终是为了应用于各类实际场景,服务于国家发展。“加快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既能够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也能够反哺科研人员,增加他们的收入。”乔钢介绍,过去由于缺乏成果转化的意识,团队一系列领先的科研成果在产业化方面有所欠缺。“现在,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努力。在学校和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帮助下成立了科技公司,更加注重军用项目达到最终的科研目标之前的技术溢出,尝试开拓军民融合项目。更好促进成果转化,推动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2年,由国防科工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同年被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3年,科技部和教育部授予学校科技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海军共建,同年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1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54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现设有16个专业学院(系、部);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固定资产总值36.80亿元。图书馆共有纸质藏书226.09万册。
  学校具有“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本科招生专业(类)3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7个、国防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一级学科11个。“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列,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学校现有教职工3006人,其中专任教师1803人,教授、副教授1062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8人(含双聘5人),博士生导师47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0余人,“千人计划”10人,“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6个。各类在校生28278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5124人,全日制研究生7759人,各类外国留学生1348人。学校是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是海军在东北地区唯一选拔培养后备军官的依托学校。
  学校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国际化进程,着力培养“视野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优、可靠顶用”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国际无人水下机器人大赛等国际国内各类赛事中获得国际和国家级奖逾千项,“E唯”机器人创新团队、“创翼”创新团队获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大学生创业联盟连续五年获“全国十佳KAB创业俱乐部”。2011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学校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本科生、研究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连续十年位列黑龙江省高校第一名,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之一。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获奖占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获奖总数的40%,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量连续两年名列黑龙江省第一名。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继2006年获得教育部本科评估优秀评价之后,2009年和2010年,学校分别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评估和办学水平提升工程评估,均获“优秀”评价。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院士,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的技术领军和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历来有重视科研工作的传统,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三体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当前,学校是我国深海油气开发最核心装备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3000米起重铺管船的设计研发单位之一,是“深海空间站工程”六个系统中三个系统的牵头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为我国首条三体搜救艇、万吨集装箱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新船型开发及深海工程装备研发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术支撑。“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国家和国防“973”计划及“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60余项。中组部、总装备部等五部委联合授予学校“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和“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5年科技经费到款超过10.28亿元。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牵头成立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联盟(简称ICNAME)。与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密西根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五大船级社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企业在内的22个国家100余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高校,获高教学会“全国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2年,学校与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联合成立“孔子学院”。学校每年资助400多名教师到国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500多名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交流学习和访问。
  60多年来,学校坚持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培育的“哈军工精神”,形成了“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精神追求,凝炼了“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形成了“忠诚、坚韧、团结、创新”的校风、“治学严谨、组织严密、要求严格”的教风和“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当前,学校以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为使命,以“双一流”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紧紧抓住“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机遇,强化特色,继承创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正在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阔步迈进。


上一篇:哈尔滨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 第八届“现代切削与测量工程国际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下一篇: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证样本 我校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中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