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交易服务中心
咨询热线:18973889360 微信号:18973889360
首页 > 教育新闻 > 10名学子从全省大学生中脱颖而出 他们何以荣膺“年度人物” > 正文

10名学子从全省大学生中脱颖而出 他们何以荣膺“年度人物”
   来源:创新教育分类信息网   URL:www.baifenbai2018.com

13日下午,在2017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礼上,从全省128所高校223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的10名学子登上领奖台。他们亮点在哪儿?他们的足迹能给人何种启示?记者随机采访其中4位。

  破解半个世纪“含能难题”

  “在学术团队中,以他为主合成世界首个氮五负离子盐,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国内第一篇含能材料领域研究论文,解决了困扰国际含能材料领域半个世纪的难题。”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给章冲的颁奖辞。

  章冲,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2014级博士生。从进入南理工的第一天起,他就确定为国防事业努力做科研的目标。400多个日夜,每天仅休息不到6小时,上千次的实验探索,上百次的失败,他终于探索到芳基五唑化合物的稳定性。而他面对的更重要的工作,是获得能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全氮阴离子,这也是这一国际性难题的关键所在。

  曾经有一段时间,章冲的实验没了头绪,陷入迷茫。一天深夜,他突然有了灵感,立刻赶到实验室进行研究,终于在一级质谱中发现全氮阴离子盐的质量数。虽然当时发现的分子量强度极其微弱,但很多实验成果就是从发现微小的变化开始。

  接下来,在连续上百个夜以继日的实验中,章冲终于成功合成世界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和首个水合五唑金属盐,实现全氮阴离子研究领域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此后,他又再接再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金属离子对全氮阴离子盐的捕捉,成功制备不同金属五唑盐水合物。

  科创路上“小工匠”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绍贺是名副其实的科创达人,他以第一作者身份申请专利51项,获授权15项。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在给他写的颁奖辞中点赞说:“作为一名高职学子,能获多项专利,实属难能可贵。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未来‘大国工匠’的影子!”

  在王绍贺看来,科创没有那么神秘。有次下雨,他忘了关窗,电脑被淋坏了,他由此产生研制智能感应开关窗装置的灵感。在第十一届全国“发明杯”大赛上,他的作品“智能感应开关窗装置”和“智能光感防潮湿晾衣架”,均获得二等奖。

  创新来自积淀。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单片机知识、CAD制图、液压、传感器应用以及电气电机等书籍。学习之余,他扑在技能训练上。“很苦、很单一,重复性训练多达几百次是很正常的事,为完成一项调试经常会熬到深夜,为一个小细节检验数百次,才能找到问题根源。”

  去年,王绍贺与航空学院飞机教学团队老师首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赛项”比赛,在长达两个月的前期高强度训练中,他每天工作学习14个小时,两小时的训练项目重复练100多次,每次都用尽全身力气,最终获得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目前王绍贺已成立南京亚图科技有限公司,与南林大等高校生物检疫学科合作,经营检验检疫设备、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研发、制造与销售等业务,走上创业道路。

  王绍贺说,在校期间,他既体会到高职学生的科创实力,又感受到高职学生在科研方面的不自信。他想把自己的自信传递给更多人,便利用课余时间举办专利讲座;他制定班级“人人参与创新、人人能创新、人人有专利”计划,他所在班级学生100%参与专利申请,协会会员专利申请超百份,其中已有授权30余项。

  浴火重生的阳光少年

  “她从不幸的谷底重新开始人生的攀登,于苦难中展示生命的坚韧,在前行中诠释意志的不屈。”这是欧洲科学院院士曹进德给谷乐的颁奖辞。

  谷乐,东南大学数学学院2017级博士班班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013年,在家准备考研的谷乐突遇煤气爆炸,身体烧伤面积达53%,深度昏睡72小时,持续高烧。

  康复的过程漫长而艰难,普通人能够轻易做到的动作,她每天都要练习几百遍。“我的未来在哪里?”烧伤之后,谷乐常常这样问自己。她知道,要想过与常人一样的生活,就必须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她以顽强的毅力对抗身体的不适,努力进行康复训练。

  在康复期间,谷乐没忘记为最初的梦想努力。“如果放弃努力,我就是一个废人,是父母的拖累。”她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坚持学习。最终,她以统考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东南大学数学学院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在我遭遇磨难时,母校和社会各界纷纷向我伸出援手,我收到的精神鼓励小卡片就有一大包。”

  进入东大读研后,谷乐开始用行动回馈社会。她义务帮助中小学生补习功课,带孩子们做寿司、牛轧糖,教他们寻找生活中的乐趣,成为像她一样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听录音听出来的“学霸”

  “走出天山,他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万里之隔的第二家乡,架起了文化交融的桥梁;学有所成,他寻迹最初的梦想回到塔里木河畔,传递着民族团结的爱与力量。”这是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赵建武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努尔麦麦提江·木合太尔的颁奖辞。

  努尔来自新疆喀什。刚到南航,由于语言不通,他吃饭、问路都成为难题,更不要说上课。“我把每个清晨和夜晚空荡的操场变成练习语言的课堂。每节课前,我对照维汉字典,把不认识的汉字和单词一一标上维语注释。”努尔说,短短50分钟课堂,对他来说是一年累计达800多个小时的授课录音以及反复千百次的回放。

  为了通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他把自己埋在习题册里,每天只睡5小时,连最简单的公式课本都被他翻得卷了边。他以超过95分的均分通过高等数学、C语言、工程制图等课程,最终以平均学分绩点4.1的成绩名列全专业第一,也成为2013年江苏省获国家奖学金的唯一维族学生。

  “天山雪松根连根,维汉人民一家亲。”努尔利用宿舍、教室办起文化回廊,面向渴望了解维族文化的同学开设民族歌舞兴趣小组。作为自治区政策宣讲团成员之一,5年来他深入19所民族中学、7个街区40多户少数民族家庭,将自己在内地的求学经历、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乡人民。

上一篇: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江苏获奖作品汇演在宁举行
下一篇:滨海多措并举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